2021年5月末,中央四套《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了5集记录片《统编教材》。

这部记录片回顾了建国以来几次大的教材编写改革,再就政治、历史、语文三科统编教材进行了解读。里面采访了教育部包括副部长、教材局局长,教材主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等众多不同视角的人物。

可以说记录片站位的深度、高度、权威性都毋庸置疑,非常值得老师、家长、学生一看。

这个记录片的背景,是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阶段名为“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全面使用统编教材,即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2019年,高中开始正式使用三科统编教材;最迟至2022年,全国所有省市区实现全覆盖;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去年9月我家孩子上小学以后,我着手研究了一下现在孩子的教育学习,基本就是沿着“教育部课标——教材——教学”这三个环节展开的。

在研究语文教材这个环节,我注意到了现在统编教材的这个提法,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了这部记录片。

去年10月我就把这部记录片看了一遍,5集每集26分钟左右,总的时长大约130分钟,相当于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们每一个家长,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但是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不会想到要从这样的视角,去看看教育部关于不同学科是怎样要求的,教材是如何编写出来的,主编是谁,他的个人观点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课本要选这些内容,目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自己的孩子上学了,我们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更多也是在注意教材、教学、考试这些环节。教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是这都已经是最后执行阶段的事情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怀着好奇心,从源头上去看一看。

如果把孩子学习、考试结果类比是玩一场游戏的话,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游戏的规则是怎样制定出来的,那这个游戏玩起来才会更加轻松

最近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把这个记录片重新看了一遍,边看边用脑图做了笔记,现在我先带你们简单过一遍,并且附上脑图和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如果有兴趣,也建议您也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个记录片,亲自看一遍。


这部记录片总共是5集,每集都有一个名字,分别是:国家事权、铸魂润心(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以文化人(语文)、以史育人(历史)、行稳致远。二、三、四集分别对应一个学科,第一集主要是回顾之前几版教材编写的过程,最后一集主要是讲了新版教材发行、使用、教师培训几块的工作。

第一集 国家事权

记录片第一集开头,首先讲到了建国后第一套教材的编写工作,里面有提到毛主席过问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他说30几个编辑人太少了,“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点,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所以第一版各科教材的牵头阵容非常豪华,叶圣陶、华罗庚、吕叔湘、许国璋、严济慈、竺可桢等人,都是各自领域非常德高望重的人。

第一版教材,年代久远,我们应该都没见过。我截了几张图,可能我们的父辈会有点印象。

这版教材的截图里面也有《秋天》这篇课文,是延续几十年的经典课文了。

1977年之后,恢复高考,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发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强音,邓小平部署新一版教材的编写工作。

当时国家外汇紧张,但还是克服困难,并动用驻各国使馆等一切力量,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原版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更新大量学科前沿的知识内容。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这一时期的教材以理工科类为主。参与这一版教材编写工作的有周培源、苏步青、吴文俊、童第周等。

以下是一些教材封面的截图:

这张截图里面的英语教材我有印象,90年代我读初中时就是使用这套教材。

从2012年开始,基于2011版的新版课程标准,新一版教材的编写工作全面启动。

因为这部记录片名为统编教材,只提到了政治、语文、历史这三个学科,所以后面的内容全部围绕这三个科目,其它科目本文暂不涉及。下图为三科教材的封面截图:

2017年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副总理任教材委主任,调动了22个国家部委、26个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委员组成。

关于三科统编教材,引用解说词原文是这么说的:

这三门课程是文化自信的起点,更是培根铸魂的关键,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

统编三科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从基础教育阶段流入学生心田,打好中国底色,铸牢中国魂。

在讲到新版语文教材的时候,翻开第一篇,是“我是中国人”五个字,配图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少年,背景是广场。解说词说到:

翻开新课本,孩子们最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图画,五十六个民族的小朋友欢聚在天安门广场,他们每个人的服饰、头饰都经过了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和教材编审者精心的考量。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是中国人,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身份、共同的底色,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贯穿整套统编教材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国家推行统编教材的重要意义所在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关于“培根铸魂”四个字,在片尾解释说:

培根培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铸魂铸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具体关于这三门学科,片中也提到了它们各自的主要作用:

  • 道德与法治(高中为思想政治):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在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重在为学生筑牢中华文化之根

  • 历史:引导学生知史明理,知史鉴今,重在培养唯物史观。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培养家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

三科教材的总主编,分别是鲁洁(道德与法治)、温儒敏(语文)、齐世荣(历史),如果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多了解一些他们的观点。

比如语文学科的温儒敏,他著有《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四卷)、《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温儒敏谈读书》等。

大方向上,统编版语文,加入了更多的古诗、文言文,小学阶段占比约1/3,初中、高中阶段占比接近或略超过50%。强调阅读,高考试卷的字数由过去6000~7000提升至现在1万字以上。在网上,也能搜到他一些采访和观点,例如:

第二集 铸魂润心

这一集讲的政治课。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叫道德与法治,高中叫思想政治。

因为我手上没有全套书,不完全清楚具体内容。但是通过这集记录片,我的感觉是政治课本的内容,与之前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

我记得90年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这门课叫思想品德课,初中、高中叫思想政治。小学的基本没有印象了,而且也不考试,初中、高中的内容非常偏理论化。比如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中政治课上讲人类发展的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高中部分讲商品、货币、交换,然后是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这些。

而根据记录片的了解,这套教材的小学阶段,比较生活化,同时采用绘本化的设计思路,配有大量插图。图文化、生活化,以便让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围绕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根据学生生活场域逐步拓展,强化实践,重体验。而初、高中的部分,则是全面系统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来展开,加入很多议题式、情境式的内容,让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交流和互动。

比如小学部分,有《我们的衣食之源》《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小点儿声》《我家的好邻居》《网络生活新空间》,看名字能大概在讲什么了,比较生活化,用小事情讲大道理,“重在启蒙道德情感”。

初中阶段,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媒体素养教育等。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例如九年级上册,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与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

高中思想政治,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展现了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六年级上和八年级下两册,是法治教育专册,法治教育的篇幅大大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通过学习宪法,增强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

本集的结尾部分,有一段总结性的解说词,是高度概括的,全文引用如下:

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引导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第三集 以文化人

从1958年开始,一年级语文课本都是先学拼音后识字,统编教材改变了这一惯例。编者认为识字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拼音是拐棍。

统编语文教材有三大精神内核,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还是以一年级上册课本为例,在“我是中国人”(第一集有过介绍)之后,就是“天地人”“金木水火土”。

天地人,出自《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金木水火土,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紧接着,后面还有“对韵歌”,这是选自《声律启蒙》,中国古代写诗词比较注重押韵。

教材里面还有大量来自论语的《里仁》《学而》《八佾》等篇章中选取的名句,这些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起到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再比如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比如精卫填海等。小学三年级课本中就开始引入较为浅显的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总主编温儒敏说:

放在小学,不一定要求都能记得住,对韵味、感觉有个粗略的印象就可以了,润物无声。
小学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提高古诗文比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在统编教材中,古诗和文言文的比例大幅提升。在拆解语文课标时,我查过相关统计数据:小学教材中,平均每学年的古诗文是25篇,占比30%,小学阶段总计129篇,相比前一版教材提升80%的古诗文篇幅;初中每学年31篇,占比51.7%,初中阶段共计132篇;高中5册教材古诗文67篇,占比49.3%。

这一版教材中的插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所有插画均由温州画家黄国想,用笔墨纸砚这些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完成。

其次是革命文化,如多次入选语文教材的《朱德的扁担》《谁是最可爱的人》(七年级)《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英雄雨来》,还有毛主席作品、鲁讯作品等。

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等。

后两类作品,是我们讲的红色经典、主旋律类的作品,对于这一类作品的解读,可以说是比较偏模式化。我在拆解语文课标的时候写过:

以前有很多关于鲁迅文章在教材中占比大小的讨论,我们读书的时候,可能也不能完全理解鲁迅文章的精神内核和选题用意。
如果是现在,尤其是我们认真研究了课标要求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鲁迅的文章,无非就是xx政府fu败无能、社会底层民众的麻木、革命者救国的一腔热忱,以及最后最重要的结论,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虽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于现在语文课本里的这类作品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站在不同的视角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教育和考试也是两回事,家庭教育归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读书学习考试,还是要遵守这个“游戏规则”,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此外,在语文课本中,还会有一些国外名家名篇,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培根的《论读书》、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一方面这些作品有跨文化的国际交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作用……

统编语文教材现在还加入了刘慈欣的科幻作品,选入教材的有他的《带上她的眼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统编教材还有一个特点,是鼓励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学课本中有“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初中有“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语文课标里面,也有可量化的阅读量的具体要求,义务教育9年中要求课外阅读400万字,1~2年级5万字,3~4年级40万字,5~6年级100万字,7~9年级260万字。

统编教材也将口语交际、习作方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改变过去重阅读轻写作的状况。比如我们孩子一年级期末的语文“考试”就有一个环节是考口语。

仍然引用本集结尾处的解说词,对这一集做一个总结:

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语文凝聚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传承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蕴含着丰富和审美教育和人文精神。而汇聚了文质兼美精品的统编语文教材,正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启智增慧,人文化人,为构筑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第四集 以史育人

第四集是讲历史学科的,标题取名“以史育人”。

本集的开头,以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开学典礼中的三问引出,即“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张伯苓校长的三问,正值中国苦难深重的历史时期。而近70多年的和平环境,我们有三代人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但也需要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而学习历史的几个核心问题是:

  • 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 把自身理想与国家前途结合
  • 把自己命运与民族命运结合
  • 增加爱国意识、爱国情感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育,作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阵地,历史统编教材从历史源头梳理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程,通过第一手史料实证和地图展示,让学生深深地记住,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这是教科书中关于钓鱼岛的一段史事,看起来不是正文。不过就历史学科而言,我们高中时期的历史老师在高二第一堂历史课上说“我们历史这门学科,除了书上空白的部分,都要考……” 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使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贯彻国家安全意识、主权意识、领土意识、边疆问题、民族问题等重要主题。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蓝在本片的采访中说,学习历史有五个核心素养:

  • 唯物史观
  • 时空观念
  • 史料实证
  • 历史解释
  • 家国情怀

在“历史解释”这一条,徐说“(历史)考试考的是什么?是历史解释”,我们都知道有句俗语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现在我们如何解读历史,从学习考试角度来说,请以教科书为准……

统编历史教材加强了历史时序,使得文本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加强。同时以点线结合的方式,点指具体历史事件,线指从唯物史观出发,指示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向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历史部分,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史

所以中国古代史的核心,是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文化自信),多民族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趋势(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而近代史,则是中华民族的苦难经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艰难奋斗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重要结论。

在世界历史部分,从中国视角出发,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通过对比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使我们更有制度自信。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古今观照的现实意义,比如丝绸之路的章节,要与今天“一带一路”进行对比观照,“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创之路”。

而从汉朝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然后是历朝历代对西域的有效管辖,直到清朝大致确立中国西北边界,并改称为“新疆”。这是一条贯穿历朝历代近2000年的一段历史,要把这些内容前后串起来解读。

从远古到今天,从中国到外国,历史统编教材记录着历史变迁的轨迹,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为了记住每一个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更是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洞悉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

在本集结尾,解说词是这样总结结尾的:

一套系统完备的历史教材,为青年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世界历史的大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学习历史,广大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

第五集 行稳致远

第五集,片名是“行稳致远”。

本集主要讲述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教材编订、印刷、发行工作的重视,“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墨,最好的胶,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艺,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印制最好的教材”。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而教师如何教授直接关系到教材的效果。所以在教师培训环节,邀请作家、编者、专家学者、各界社会力量,培训、交流、反馈,不断修订和完善教材。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网站(pep.com.cn),有大量的培训资源,文字、视频形式都有,教材编者通过视频形式详细讲述教材不同模块的不同作用和教学建议等。大家也可以利用起来:

在本集的结尾,解说词原文是: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泱泱中华一直保持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教材是教育的关键,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重要。国家统编教材,记录着血脉绵延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承载着十四亿中国人的共同心愿,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人生中的光明未来。


总结

结个尾吧。

此前三篇课标拆解的文章,都是一万多字的篇幅,加上大量的思维导图,信息量非常大。

所以本来这篇文章,我是准备写简略一些的。介绍一个记录片视频嘛,是比较轻松的内容,结果收尾时一看又是7000多字……

我只能说我已经尽量写得简略了。

而这套5集总共130分钟左右的记录片,它的信息量远比我写出来的这些要丰富。还是建议各位有时间的时候,自己看一遍。

因为技术原因,我没办法在文中直接插入视频,所以附上央视网的链接:
央视视频

之所以将政治、历史、语文三科教材统编,于全国统一推行,它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考量是比较多的,所以这几科教材“说教”的痕迹会比较多一些。

我们家长喜不喜欢,情不情愿,都要以教科书为准,毕竟老师教授、考试命题还是会以教科书和课标为依据。

像语文教科书,很多课文底下都有附注“选入有删节”,或“选入有改动”的一些篇目,家长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找原文出来看看,陪孩子一起多读原著,多读经典。

最后附上本文插入的思维导图完整版,有需要的自取:
https://pan.baidu.com/s/1R7ICTmF4uOMk_cCOQiQXnQ 提取码: bdoh

猜你喜欢:

本文链接:https://xuebajiajiayou.com/69/

公众号:学爸加加油。加微信jyfcjing进交流群,备注“网站”。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