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假期刚开始的时候想写个寒假计划,结果那段时间有点忙,这一拖就变成写寒假总结了……

总的来说,这个寒假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也过得比较充实。基本是半天学习,半天游玩,晚上做一些杂事、玩玩游戏等等,春节的几天放大假,彻底放松。如果以后每个假期都能保持这个节奏,我就实在是太满意了。

来聊聊这个假期我们的一些安排和收获吧。

制定一个可实现的计划:

放假的头两天,我就跟他大概草拟了一个计划,列了一些Todo。由他亲自执笔,我帮他回忆和补充,里面的事项基本是他自己认可和想做的。然后他和妈妈一起在电脑上把它做成了下面的表格:

这个表格,只有事项和预计的时间,在另一张表上,还大致地把这些内容排到了上下午的大块里面,但没有很大的强制性。

大大小小的表格做过很多了,这次的表,是计划和执行得基本不差的。

主要内容是这么几块:

1、看板:这个内容是已经执行了几个月的,就是每天晚上盘一盘当天的表现。这种形式也试过几次,但是这次的执行得最久。不同的就是用了一个磁性白板,用带磁性的冰箱贴往上贴。这种实物的白板用起来有一定的趣味性,每天晚上都自己贴,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组合这些图案。主要项目是运动、Anki扫一遍词汇、日记、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这些。

2、学校作业:学校布置的三科作业,不是很多。语文要求写田格本10页的本学期词表表中的词,数学是老师发的10张练习(非常简单),英语是读课文加每天抄写5个单词每个3遍,也是10天的量。这些内容要认真做的话,每天大约一小时,10天正好完成。

3、家庭作业:语文要求把下学期的生字全部写一遍,250个字,每个字仅需写一个即可,差不多一天10个;数学还是用的高思,我们从一年级一直在用,把本学期没做完的收个尾,然后把下学期的做完;英语是Raz,本来计划把L/M/N这三个级别的弄完。这个部分可长可短,大约每天需要1.5~2小时左右。

4、听音频和读书:这个部分不算强制,是他自己喜欢的。内容方面也是延续了之前在听和近期想看的,完全自己列的内容。

具体执行过程:

执行层面,因为考虑到自11月以来一直在网课,所以就尽量把这些学习用眼的工作安排在上午完成,整个下午的时间用来放松和休息,进行户外活动。

第一天的上午,顺利把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做完。下午,我们就去了月坛,说过几次想去,那天天气也不错就去了。去户外的过程中可以听音频。这样晚上回来就仅有读书和那个看板集猫章的项目了。

第二天,依旧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去了日坛。

感觉这样的安排很合理,紧凑。上午作业的效率也比较高,每个小项中间穿插休息一下,基本上3个小时做完所有的事情。下午3~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比较充足。

之后就基本延续了这个作息,除了下午去的地方不同外,其它日程大体上就没变,春节假期期间例外。

完成情况:

1、首先是学校作业,10个工作日的量,在春节假期开始之前就全部做完了。语文的本学期字词写得马马虎虎;数学作业都是一次全对(因为太简单);英语作业也完成得很好,英文的书写在仅按学校要求完成的情况下基本满意。

2、家庭作业方面。语文基本完成下学期会写字的书写,每个字要求是照着字帖写一遍即可。下学期总共250个生字,一天10个,25天完成,还剩一点点给剩下的几天。

数学完成了高思课本二下。之前高思的安排都是只要完成本学期的就行,一周做一到两次,一次一个章节。因为校内基础知识没学的情况下,直接做高思还是怕有难度。

这次不知道怎么的,他跟妈妈一商量,变成了每天完成一章。目前校内数学的进度还没学到除法,但是能一句口诀解决的除法理论上跟乘法是一回事,所以还算可以。

应用题部分有一两个章节的难度稍微高一点,或者是那两天不特别在状态,其它章节总的还是不错。理论上学完四则运算基础,就解锁了很多题型了。接下来数学这块,可能在下学期会稍稍加一点点量的安排。

英语部分,本来计划是读完Raz的L/M/N三个级别,实际近30天总共过了123篇,大概相当于1.5个级别。没有太严格按照级别来,有时候会跳到后面去看一些,目前P级、Y级也看了一些。

3、听音频的部分。假期前半段,听的中文内容是继续平哥的《读懂诗人才懂诗2》这个音频,听到第2部的李煜部分,大概还剩最后的70几集。春节期间,听Wow in the world上瘾,我把所有的500多期节目都下载到倾听者,之后就完全切换到听这个Podcast的节目了,经常一天听六七个小时,弄得家里人都有点受不了了。

4、阅读。上半年因为连续2个多月的网课,下学期开学的9月初眼睛有点异常地眨,紧张地各种检查。紧接着11月又开始网课2个多月。所以去年一直安排的阅读项目都不是很多。假期读了下面几本书:
– 青铜葵花(曹文轩)
– 趣味数学百科图典(翻看,没全看完)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听了Who was后知道了Helen Keller)
– 孩子也能读懂的诺贝尔奖(3本的其中一本)
– 野性的呼唤(看了后半部分,说前面讲了半天主角巴克都没登场)
– 小狗钱钱1、2(理财入门书)
– 大林和小林(张天翼童话)
– 忠犬八公(广西师大版)
–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这本书厚,有近700页)
– 宝葫芦的秘密(还是张天翼的)

英文书方面,每天晚上给妈妈读一篇故事,家里有的Nate the great、High five等材料。

5、参与游览了很多古迹、博物馆。前面提到过了,每天的下午都会安排户外活动。大概有:
– 月坛
– 日坛
– 天坛(连续二刷)
因为地坛就在家门口,从小去过无数次了,这次就没进去。这下天、地、日、月凑齐了。因为气温还是有点低,加上有时候太阳也不太好,后面改室内的居多:
– 中国农业博物馆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颐和园
– 前门
– 中国地质博物馆
– 中国美术馆
–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 中华世纪坛(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化展)/地图主题书店
– 中国国家博物馆(很多初一的同学拿着历史书对照看……)



北京的各种景点、场馆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但是小时候没太带着去这些景点,一个是体力不够逛不动,二是知识和认知的储备也不太够,现在这个年纪感觉是恰好。

以后还可以继续逛起来,很多场馆太大,几个小时也就是走马观花了,还是值得再二刷。很多场馆,我也是跟着他第一次去,总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总结

就像本文开头说的,对于这个寒假,总体还是很满意的,希望以后能把这个假期作为一个样板。

计划的实际完成度也比较高,假期结束可以把计划的两页纸拿出来复个盘。也许没有完美的计划,但一定要坚定地执行。

保质保量,在假期的前1/3时间完成了学校作业,这部分主要是复习巩固本学期内容为主。家庭作业执行也比较到位,主要是预习和进行一些自主学习。

该玩的也玩了,除了那些户外景点、场馆,在家里乐高没少玩,Switch上的动物森友会基本每天也玩一小时,iPad上的游戏少量。唯一遗憾是跟同学和小朋友玩得少了点,毕竟疫情还没全过去,以后假期可以加强。

听音频和读书,还是遵循了自己的兴趣,既是学习,也是放松,这个部分略超预期。

平时做的每日复盘和一些细小项,比如Anki、讲英文故事、运动和锻炼、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一直也都坚持下来了。唯一就是假期的作息,睡得有点晚,早睡早起猫基本一个没拿到……

回想自己小时候的假期,除了一本《寒假作业》好像就没什么作业和学习任务了。不知道是我们那时候快乐,还是现在的孩子快乐?

猜你喜欢:

本文链接:https://xuebajiajiayou.com/201/

公众号:学爸加加油。加微信jyfcjing进交流群,备注“网站”。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