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鸡娃圈里有句“至理名言”,叫“鸡娃的尽头是鸡眼睛”。
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既要多读书学习,又要保护好视力,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事情。
尽管在双减的大趋势下,校外学习和网课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近两年疫情下,在家集体网课数月,甚至回到学校也被限制课间活动。孩子眼睛的话题,一直都是家长圈里的热门。
最近给娃去测了视力,做了一堆功课,结果后面慢慢说。总的来说,还是挺有一些收获和启发的,写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不近视就没事了吗?
这是我最近在给孩子做完视力检查之后,跟一个省级儿童医院眼科医生朋友的对话。
早在2年前,当时也是一次例行的体检,就检查出来孩子的左眼视力不是太好,主要的问题是散光200度。而右眼还是比较正常的。
当时这位医生朋友就建议我要给孩子戴眼镜,原因一方面是散光有点严重,另一个则是两眼视差比较大,最好还是要戴。
可能她当时的语气不是那么重,加上她也说了散光是天生的。而我查资料的结论与她说的无异,即儿童多少都带有一点散光(后面再具体说)。加上我固有的戴上眼镜脱不掉的观念作祟,能不戴还是先不戴,我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要给孩子配眼镜,这个事情就拖下来了。
而这一次给孩子作完视力检查,问题依旧,左眼散光225度,我再次询问她要不要戴眼镜的问题。
结果这次……遭到了她“严重的”批评。
上面的对话,是在给了我本次具体建议之后,我跟她的对话。我理解和翻译一下这个对话的意思:
过去的孩子,比如像我们80后这一代,小时候视力筛查做得比较少,一般发现不了问题,也比较少近视,小学时几乎没人戴眼镜;到了初中,开始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出现近视才佩戴眼镜;高中和大学,这个比例还会再增加一些。
而现在,作为专业的儿童眼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在孩子小的时候,比如有的隔半年、一年左右就会去做视力检查。儿童的视力问题,主要不出在近视,而是远视和散光的问题。
佩戴眼镜,也不只是在出现在近视之后才要戴。比如散光的问题,如果大于150度,尤其是200度以上时,最好是需要戴眼镜的,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发育,严重的会导致弱视等。这个问题应该是在3~6岁这个年龄区间去解决。
正好我有一个朋友家(非上面的医生朋友)的孩子,当时也是4岁多的时候因为散光佩戴的眼镜,现在7岁多,最近问起来,说是视力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
严重的散光问题,佩戴眼镜可以帮助和缓解,如果恢复得好,有脱掉眼镜的可能(指因为散光而戴的情况)。像我们当时散光的问题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及时佩戴眼镜,反而是不正确的。
当然,如果您的孩子检查完视力,具体需要怎么做,还是请遵医嘱吧。
二、带孩子去做视力检查
前阵子,9月底的几天,孩子眼部周围的肌肉出现抽搐的症状,就像是眼睛进了异物之后类似挤眉弄眼的那种。
上半年连续2个月在家上网课期间,也出现过同样的症状。当时我每天晚上给他敷热毛巾,差不多一周左右就好了。
这次还是给他用热毛巾敷,同时几乎把除学习以外的非必要的阅读等几乎全停下来了。
正好趁着国庆假期,去北京儿童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
两年前,右眼0.8,左眼0.5,左眼散光200度。
现在的情况总体上差不多,右眼仍是0.8,远视25度,左眼还是0.5,远视100度,不过散光有225度(导致左眼视力模糊的主要原因)。
检查完回来,我最开始还是觉得结果是比较好,毕竟不近视,还有一些远视储备……
我这时的关注重点,还只是在近视上。
后来就开始查资料,越查觉得问题不容乐观。远视储备是有,但是这个储备是要用到15~18岁,即成年左右的,像现在右眼25度的远视储备是明显不够的,以后近视几乎不可避免,很可能在四、五年级左右就会出现。而左眼的散光问题,大于200度就算得上是高度散光,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
所以才有了跟上面医生朋友的对话。
三、如何看懂验光单
这张单子,是我拍的从北京儿童医院电脑验光机器出来的单子。
右下角的TOPCON是验光机的品牌,即日本的拓普康公司,如果是别的品牌的验光机器,可能打印的单据会有一些差异。
在这张单子上,我做了一些注释,带有圆圈数字的,即①、②这种的我在这里展开来介绍一下。
① Vertex Distance 镜视距
这个很多科普文章里会告诉你是“镜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但是仍然把我看懵了,眼睛是知道的,但是镜片是指哪个镜片呢?是验光机的镜片吗?还是别的什么镜片?
这里指的是:佩戴眼镜的镜片,与眼球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是用仪器手动测的。而在电脑验光单子上,比如我这上面写的12,是验光机设置的默认参数。所以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具体佩镜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但是多数人的就是12mm左右。
镜视距也会影响到眼镜佩戴之后的效果,所以配镜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调整。
②
这个区域,及其数据是最重要的,代表的即是视力和散光的参数。一般情况下,看这个区域的数字就大致够了。
S,英文叫Sphere,中文叫球镜,指的是近视的度数,如果是减号,即为近视,加号是远视。0.25即25度,1.00即100度。
C,英文叫Cylinder,中文叫柱镜,它代表的是散光的度数,正数代表有散光,读数跟上面规则一样,0.75代表是散光75度。
A,英文叫Axis,中文叫轴位,它代表的是散光的方向,数字在0~180之间,这个数据在佩眼镜的时候要用。
③ Pupilary Distance 曈距
这个数据,指的是两个曈孔之间的距离,也是在佩镜的时候才有用。不过注意看一下下图,有的时候曈孔数据并不是左右两边相等的,即鼻梁不是正中间的位置。
④ keratometer Data 角膜曲率数据
这个部分的数据,并不是每张单子上都有,我看有些单子就只有上面那些信息。
这个值叫做角膜曲率,是跟上面的数据结合起来来看的,正常人的数值在38~46D这个区间,大多数人的值在41~43D之间。
这个值是什么意思呢?这项参数表示的是你的角膜的弯曲程度,比如下图。因为眼球是一个球形的,但是它的弯曲程度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侧视图。
理想情况下,这个眼球的角膜是越光滑越平整越均匀越好。下图就像地理里面学的等高线一样,一圈一圈比较均匀的,这是正视图,这种是比较好的。
但是实际情况下,多数人的眼球并不是这种非常规则的圆形,而是有高有低的,像下图这样。这个高的和低的不均匀,就会导致光线进入眼睛,投射在视网膜上时出现多个影像,也就是散光。越是不均匀,散光就越严重。高和低之间的差值,即是散光的度数。
⑤
同上,
D,英文是Diopter,指的就是角膜的屈光度,可以理解为眼球的陡峭程度。
MM,我查到的这项值代表的是曲率半径,但英文应该叫Radius of curvature,mm应该指的是它的单位,即毫米。
A,即Axis,轴位,代表的也是散光的方向。
这里的R1、R2,R表示Reading,即读数,在一些验光单上显示为K1、K2,两者之差表示散光的程度。
原理我在下面再来解释。
四、近视、远视、散光的原理及其成因
下面的GIF截图,来自Youtube上的一个视频,我觉得解释得比较直观和形象,就拿来用了。
正常的人眼形成图像的原理应如下图如示:
光线穿过Cornea(角膜),经过Lens(晶状体,也即我们说的眼球、眼珠子),最后成像在Retina(视网膜)上面。
当然,这是一个正常视力,即不近视,不远视,也不散光的理想情况。
####1. 近视是怎么回事?
近视,就好像是下面的GIF所展示的这样,成像没有正好落在了视网膜上面,而是落在了前面。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接着看下面的解释。
第一种情况,就是你的角膜曲率太大了,很多近视度数较深,常期戴着眼镜的人,一脱下眼镜之后,我们看到的眼球是突出来的,俗称“金鱼眼”。曲率大了之后,就像放大镜的度数高低,对于成像的焦点位置就会有影响。
第二种情况,注意,这也是近视的主要成因,就是眼球轴距被拉长了,它也会影响到第一种情况。
为了区分,上面一种情况叫屈光性近视,下面这种情况被称为轴性近视。
一般来说,人的眼轴长度是逐渐发育成长的,0岁左右,一般为16mm,所以一般孩子会有远视的储备,孩子生下来时多为远视。3岁左右,快速地发育至21mm。15~18岁发育至24mm左右,这个距离就是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既不近视,也不远视。如下图如示:
所谓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轴被拉长了,导致成像在前,这个非常好理解吧。
眼轴每增长1mm,近视的度数就会加深300度……
第三种情况,这个视频里面叫做Refractive index,中文名为折射率。
这是一个初中物理知识,一根铅笔插入不同浓度的水中,它的折射率就会产生变化。而我们人眼的内部结构中,包含大量的液体,这部分内容如果变质,就会导致它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这个GIF也可以看出来,晶体状从黄色变成了灰色。我理解这种一般是因为器质性的病变,即疾病导致的。
折射率这个词,我们在配眼镜的时候也会遇到。一般大于400度近视的话,镜片厚度就会比较高,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折射率更高的镜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超薄镜片”,其原理就是因为它的折射率比较高,厚度就能降下来。
第四种情况,是晶状体发生了位置变化,我们应该听说过晶体状脱落,这个一般人应该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去医院动手术了。
2. 远视是怎么回事?
看完近视的原理,再来看远视就好理解了。就是成像也没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所以为什么小孩子普遍会有远视的储备呢?就是因为他们出生时的眼轴还不够长。上面解释过这个问题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会越来越长,直到15~18岁成年的时候,如果不近视的话,它应该在24个mm左右。
3. 散光是怎么回事?
散光的问题,前面有过一些铺垫,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角膜不平整,不是规则的“完美”的球形,当然,本身并没有完美的球形,所以理论上散光问题是都会有的,只是程度不同。
不平整的角膜,使得光线通过后,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一个单一的焦点。
上文也说过,散光多数是天生的。但是在眼球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随着眼轴的增长,角膜部分的平整度可能会有所改善。
散光跟近视不太一样,不是一直持续地加深,但是如果说眼睛没有保护好,散光的程度也是会有所加深的。
以个人的经验来看,我大约在是33岁左右才开始发现自己有一些散光的问题(之前也可能是没注意过),近些年来,感觉我的散光是略有加重的。
我查的资料一般建议200度以上的散光是需要通过戴眼镜来调节,帮助聚光的,这样可以促进眼球的发育,尤其是两眼视力相差较多的时候。
下图附上近视、远视以及散光患者的“视界”。近视患者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远视患者远处清晰,近处模糊;而散光患者,远近都有重影。
另外再额外讲一下老花的问题。(40岁以后就要开始面临这个问题了,囧)
我们的眼睛是具有自我调节聚焦的能力的,这个主要是指晶状体,即下图中黄色在动的部分。我们人眼就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薄厚来使远近不同的东西都能够清晰成像的。
当看近处的东西时,我们的晶状体就会变厚,看远处时会变薄。如果长时间看近处,那晶状体就始终处于一种状态,并且会挤压眼球,从而产生近视。
所以要让眼睛多休息,远处、近处交替地来看一看,让晶状体在不同状态之间来回地切换。
而所谓的老花眼,就是晶状体的弹性变差了,调节能力下降,无法变得足够厚来看清近处的东西。
老花和近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一般近视的人老花的状态会来得晚一些。
五、儿童近视防控和远视储备的一些参考数据
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过程,我发现了有两篇论文被引用得特别多。两篇论文分别题名为《小学生远视储备与近视眼发病率关系的 队列研究: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和《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都是今年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上的。第一作者是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宁利,它是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院院长。
同仁医院是眼科的国家重点科室,在北京那是最权威的眼科医院,暑假也有很多外地学生来北京检查视力和配镜。
这两篇论文之所以被引用得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它是在探讨和研究儿童近视和远视储备问题,其它文章好像没有涉及过这项研究。有兴趣可以找这两篇论文来看,我仅摘几个图表和数据。
第一个数据,不同远视储备下的近视眼累积发病率。
你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完视力,一听不近视,瞬间心情很不错。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儿童一般远视,一个理想的状态是,在他逐渐地成长到15~18岁时,眼球发育成熟,不近视,也不远视。
如果说你才上小学,就已经快没有远视的储备了,甚至已经近视了,那么后面还会一直增加近视的度数。你的干预,也只是减轻近视的增长。
下面这张表格,是根据近3000名小学生在一年级时采样的数据,并在之后5年里面跟踪随访后得到的趋势数据。
以下面标示的这根线来说,如果一年级时,视力区间在0~0.5D,也就是无远视储备~50度远视储备之间时,到了六年级,近视的概率已经几乎是95%以上了……
即使一年级时在1.50D~2.00D,也就是150度~200度的远视储备,到了六年级近视的概率也略高于20%。
参考一下中位数吧,一个6(周)岁的孩子,平均的远视储备为138度,之后以每年12度左右在减少,一直到15岁时,即初中毕业,还有31度的远视储备。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8~9岁的时候,迅速下降了37度。我猜测可能是因为从3年级左右开始,作业量增多,加上课外阅读等的时间延长所导致的。
再来看看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半径的参考区间值。
眼轴长度这个参数,我刚才贴的那个单子上没有。上面说过这个数字,大一个mm,近视度数就会加深300度。这张表中,中位数的,6岁时为22.53mm,到15岁时差不多是23.39,略微还有一点远视储备。
而曲率半径这个参数,我上面的验光单子上有,就是下半段里面的MM这一项。我家右眼目前是7.92,左眼7.91,也差不多只是在中位数附近。
当然,孩子小的时候也并不是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具体的还是“请遵医嘱”,以医生意见为准。
在这份报告里,作者也提出了儿童远视储备的保护方法,还是老生常谈的,引用如下:
对于儿童远视储备的保护,目前公认的简单有效方法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如增加户外体育课,或课间走出教室,都能够有效地降低近视眼发病率。
六、关于散瞳验光和配镜
说到这里,这篇文章差不多要收尾了,再额外插一个话题。
由于上次去儿童医院验光,主要是作为视力检查去的,没奔着配眼镜去。所以悲催的是,现在为了配镜,我还得去同仁做一次散瞳验光,目前已经约到10天后了……
本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散瞳的问题,什么慢散、快散之类的,相信大家一查也都能查到。
不过大家的疑问,可能跟我一样。就是散瞳是否是必须要的,以及是否有什么副作用?至少听起来说散瞳之后会有畏光之类。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我在开头时提到的医生朋友,她是这么回复的:
结论就是15岁之前,尤其是因为配镜的验光,是必须要做散瞳的,否则配镜配不准。
得了,这次听医生的,我也不瞎琢磨了……
至于配镜,那还有一堆问题等着要搞明白,等我配完镜再说……
注:本人非医学专业人才,本文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相关咨询信息做整理,错误不可避免,仅作参考。具体问题,请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本文链接:https://xuebajiajiayou.com/138/
公众号:学爸加加油。加微信jyfcjing进交流群,备注“网站”。
1.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标明出处,谢谢!
2. 本站所有资源文章出自互联网收集整理,本站不参与制作,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
3. 本站发布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可能存在水印或者引流等信息,请用户擦亮眼睛自行鉴别,做一个有主见和判断力的用户。
4. 本站资源仅供研究、学习交流之用,若使用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授权,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
5. 与我联系,可加微信:jyfcjing(如要加入学习交流群,备注: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