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看了太多刷Raz的“成功”经验?

今天给大家换换口味,来写一写我们家不太成功的Raz经验。

说来也巧,今天想着写这篇文章,打开Raz的家长账号一瞧,正好是去年的今天启用的第三个账号。一个账号有效期一年,这么算来今天之后就是我们使用Raz的第四年了。

1、前两次不太成功的使用经历

最早使用第一个Raz账号是2018年中,当时我刚去VIPKID工作没多久。孩子当时刚满3岁,英语启蒙基本空白,只是在家里少量地看过培生那套白盒套装的预备级读物。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第一次知道Raz,然后搜了一些文章大概了解了之后在某宝买了第一个账号,时间是2018年8月。

AA级的内容虽然简单,都是一幅画一句话而已,难度应该不是问题,就是没什么趣味性,这个账号的使用率很不高。我很偶尔地打开来给他看一看,好在一年账号也就50几块钱,不心疼,也没太当回事。

第二个Raz账号是在报外面一个英语戏剧班的时候送的。这个班是2018年底报的,但是前一个账号还在有效期内,就没着急开。一直到2019年10月份,前一个账号过期了一个多月,才想起来开。(也可以想象前一个账号用得有多不频繁了。)

当时已经上过一年的双语幼儿园,加上这个英文戏剧班也上了大半年,算是有一定的基础。

第二个账号的使用频率相对第一个来说要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当时同期还报了个线上外教班,能力上面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这种情况下看Raz的A、B这些级别的内容是比较轻松的,只是依然算不上多感兴趣,一年时间差不多也就看完了这两个级别。

以上两个都是不太成功的使用经验,我个人的感觉就是Raz作为小童入门级使用的材料来说,不是太适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对小童非有意识“学习”的使用场景下吸引力非常有限。

若是我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推荐动画片等视频类内容作为启蒙既高效又有趣,还是应首先以视频类作为首选的启蒙导入材料。即使是考虑追进度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功,先把启蒙阶段搞定,再来弄Raz也应该会很快。

如果一定要选一套分级材料作为启蒙和入门使用的话,可能牛津树的效果还是更好一些。因为牛津树是偏虚构类的故事为主线,故事延续性强,相同词汇的重复度足够高,孩子读起来既有趣、熟悉,且没什么压力。

2、第三次入Raz

第二个账号大概是2020年的10月份到期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买新的Raz账号。

鉴于前两次不太成功的Raz导入之后,一度已经要放弃Raz了,感觉跟Raz没眼缘。

一直到2021年9月,也就是去年一年级入学之后,正儿八经地“学习”这件事才开始被提上日程。

在考察和挑选了一圈各类资料之后,我最后还是选择了Raz,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最重要的,是相对“成体系”,这么多个级别,一级一级下来,从头弄到尾,能解决大问题,尤其是Nonfiction部分。
  2. 配套资料丰富,包括纸质版文本、mp3的音频等等,不用到处去找。
  3. 便宜,确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一年期的原版独享账号也只要60元左右,即使是上祖国版的纸质一年级别也就六七十元。

估摸着他的水平,这一次是从D级别开始切入。吸取前两次的教训,这次在入了电子版的同时,还入了D和E级的纸质版。

这次再进Raz,还是做了很多功课,也希望这一次能够坚持住。后来证明,这些“功能”做得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在D级别的时候,我们是要求做Quiz的,从报告里面可以看出来,过往一年总体Quiz的正确率在94%的样子,还是比较高的。

其实在D级别的时候,文章本身不是很难,Quiz的难度也不算高,但是Quiz的题干经常是读不懂,很多时候是在我们的帮助下来做的Quiz。

虽然我不怎么相信星座,但是我家小朋友的处女座性格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如果一篇文章后面的Quiz做不到5题全对,他就会比较抗拒。

有时候他选完Quiz的答案会回头来看我们,要是我们说可以继续,他才会往下,因为错了的话我们一般就会提示他再看看之类的。

所以在D级别的时候,也不是很成功,断断续续两三个月才做完D级别。

事后看,D、E及以前的几个级别趣味性都不是很高,因为你的语言能力还跟不上,具有完整故事性的文章比较少,像比如介绍动物这种,就是在重复一些句子。

后来到了E级别,果断考虑换策略。

这次我提议不再做Quiz,管它什么Quiz有多精华,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做不了,读不懂题干呀……

我的新方案就是听两遍,然后跟读一遍。为了提高趣味性,特意从网上找了一张图,把E级别的书名全部填上去。读完一本可以在图里找到这一本“书”,在它的书脊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给它涂上。如果涂完整整一个级别,五颜六色的这张图应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行!因为生词在仅仅听两遍的情况下,照样还是读不出来。

甚至这个期间,我和他妈妈也给自己各准备了一张这个涂色纸,我们两个也坚持每天陪他读三遍(这个过程相当于他是在听的),这样一篇文章全起来相当于听了八、九遍,自己再读一两遍。

我只能说这样做的效果是挺好的,包括生词都给他事先划一遍,但是仍然是进行不下去。

眼看着又要放弃了……

前前后后5个多月,只弄了D级和E级的一半。

3、柳暗花明的转折

还是不甘心。

幼儿园的时候不“学”就算了,反正当时也没什么压力。眼看着现在已经一年级过半,6岁多了,还是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安排。

今年上半年的某天晚上,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我拿着iPad说,咱们来看几个故事吧。没要求读,也没要求做Quiz,就是E级别一些剩下还没读过的照着顺序看。

在这种无压力的状况下,那天晚上孩子一气“读”了十几篇。(在我们家里的“读”Raz,就是用原版Raz软件,一边听着音频,一边看电子版的图文。)

显然,在边听音频边看图文的情况下,他是能看懂这些故事的。(我觉得这就够了,当泛读材料来用。)

从那以后,我们家的Raz终于开始加速了。当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开始到处找英语学习的“良方”,同时也加大了视频的供给量,之后再到裸听音频,这个过程跟Raz是同步的。

到了今天,第三个账号满一周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下统计是这样的:

总的小时数是87个小时,折算到365天的话87*60/365,一天15分钟不到。如果考虑到主要是最近半年读的,那么这半年实际一天平均时长差不多在30分钟左右。

总计听了841篇,如果一个级别平均按90本算的话,差不多是过了10个级别。

跟读的很少,Quiz做得也不多,这些都还是之前不太情愿的情况下做的。后来只是听一遍当故事书看的时候,就几乎不做这两项了。

4、现在怎么做?

既然孩子比较能接受这种模式,那就按着这个模式走。

他比较喜欢fiction,我有次特意跟他说,你喜欢Fiction的话,可以专选fiction的来看。他喜欢一个叫Tommy tales的系列,已经全部看完了,我看难度已经到了O/P/Q的级别。

为了测他究竟能看到什么级别,甚至还找过Y级、Z级的来读。事实上后面的Fiction他看起来同样是兴致盎然,一点没有畏难情绪。不过Nonfiction的就有点麻烦,这篇911他自己要求读了3遍(可能是不太能看懂吧)。

偶尔他觉得故事比较简单,也会主动点开Quiz来做,比如下面的三只小猪,以及下面这篇一个啄木鸟的故事,他非常喜欢看,前前后后看过六七遍,也是自己主动做Quiz的。

目前如果仅凭兴趣来“读”,到了Y这个级别的Fiction他还是能看得进去,这些都是跳着读,哪天有兴致就自己点了自己看。

但是我还是要求他每篇文章都要看,这种读的目前刚刚才看完J级,准备进K。

应该是H级的文章后面有Glossary(词汇表),我会要求他在看完文章之后,把这些生词逐个看一看,大多数认识,只有少数需要记一记。

虽然他现在还是不会主动要求看Raz,因为更有趣的故事书也有很多啊……但是如果我打开iPad里面的Raz给他,至少一口气也能“读”个六七篇,并且很少是自己主动要求停,都是我要求他停才不太情愿地停。

5. 后续计划并谈一些看法

因为我们使用原版Raz软件,这个部分是唯一同时听和眼睛看文本同步进行的,所以这个过程还担负着“识字”的任务,这一块自然还是要一直推进。

这次续费的时候,我不光续了Raz部分,还新入了一个全系列的账号,包含了Saz(即科学部分,主要是Nonfiction)。

本来暑假的计划是一直“读”到N级,我鼓励他说,“你现在的能力水平已经足够到P级别左右了,甚至Y级的虚构你也能读下来,那我们前面这些就稍微加加速怎么样?” 暑假开始是他也同意这个安排。

不过事与愿违,暑假的诱惑太多,各种有声书、中文的历史故事听得太多,也读了不少书,Raz这块就没能按照计划进行下来。

按照目前这个节奏,剩下还有18个级别,考虑到后面已经“读”过了一部分,实际应该也不会少于16个级别。即使按照最近半年推进了5个级别来看,也还需要一年半左右才能读完……

不过Raz并不是我们唯一在用的材料,同期还有各种视频、有声书、播客在同步推进,所以也不必太赶Raz的进度倒是。

对于现在还没有进入Raz,或者在Raz上推进有困难的家长,我说几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1. Raz的G级以前会比较“枯燥”一些,因为前面主要在学语言,比如讲到动物的,xxx are mammals,前一句在变,后一句不变一直重复类似的句子。这种情况可以打破顺序试试,按自己的兴趣走。像我们现在做的这样,Fiction有兴趣,随便看,但是必须也要回到某个级别是每篇都看的。
  2. Quiz的题干确实是挺难读懂的,虽然硬要说也就是几种类型的题,比如中心思想,文中某一两处细节,单词的意思等等,但是要完全不借助外力自己100%读懂题目我目测到N之前都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你把题干里的高频词先学会了。当然也有很多小朋友不像我们家这样有“完美主义”情节,这个就自己把握了。

  3. 不是一定要跟读,生词全部查出来意思,甚至标上音标,不错过和漏过每一个词。我理解原版路线还是应该以广泛涉猎为基本前提,让生词在不断重复中自然习得。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听个十次以上,往往词义理解更深刻,发音记得更准确。

  4. 不是一定要按照一种什么特定的方法把Raz搞下来,开卷有益,怎么喜欢就怎么来。即使现在不做Quiz,也可以在以后再回头来做。即使现在不跟读,也可以在以后再来读。因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本就不同步,每个孩子的特点自然也不相同,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即使是在别人那里验证过的非常好的方法,来要求每个人都同样去做。


最后想说,先不要去管哪个体系一定更优,怎么用一套材料的效果最好。

最重要的是选择好了一个体系就坚持走下去,能坚持走下去的效果一定不会差!

与在Raz路上“艰难摸索”的朋友们共勉。

猜你喜欢:

本文链接:https://xuebajiajiayou.com/103/

公众号:学爸加加油。加微信jyfcjing进交流群,备注“网站”。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